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本科)
推 荐 单 位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务处
课 程 学 校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课 程 名 称 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课 程 类 型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其他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教育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教育学类
课 程 负 责 人 王瑜
填 报 日 期 二0一四年五月十一日
陕西省教育厅 制
二○一四年四月
填 写 要 求
1.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内容填写。
4.课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须在“2.课程团队”表格中签字。
5.“8.承诺与责任”需要课程负责人本人签字,课程建设学校盖章。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基本情况 |
课程负责人 |
王 瑜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6607 |
最终学历 |
本科 |
专业技术职务 |
副教授 |
学 位 |
学士 |
行政职务 |
无 |
所在院系 |
学前教育系 |
通信地址(邮编) |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神禾二路(710100) |
研究方向 |
教育管理 教师教育 教育史 教育学 |
是否曾获省级 精品课程称号 |
否 |
曾获省级精品课程称号年份 |
无 |
原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
无 |
教学情况 |
现课程负责人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学生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不超过五项): 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 依据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门课程每年的秋季开设,原计划学时44课时,授课周数10周,4学时/每周。2009-2011届,学生总数683人。 近五年讲授的其他主要课程: 1.《教育学》,公共课,3学时/周,2009-2011届,学生总数400余人; 2.《中外学前教育史》,专业课,3学时/周,2009-2012届,总数683人; 3.《人文社会科学基础》,选修课,2学时/周,2009-2011届,总数533人; 4.《幼儿园课程》,专业课,3学时/周,2011届,总数88人; 5.《比较学前教育》,选修课,2学时/周,2010届,总数45人等。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 1. 教育实习指导,约150人; 2. 实习带队教师,约500余人; 3. 见习带队指导,760人; 4. 学年论文指导,45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 课题名称: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建设项目,教育部,期限:2013年4月-2015年2月; 2. 课题名称:普通高中新课程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研究,课题来源:陕西省教育厅,期限:2008-2010年。获省级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3. 课题名称:学院精神检视——陕西教育学院隐性课程探索,课题来源:陕西教育学院,期限:2006-2008年。 教学研究论文: 题目:《参与式幼儿教师培训实践与思考》,期刊:《早期教育》(教科研版),时间:2011年9月。 教学表彰: 普通高中新课程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研究成果,获省级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
学术研究 |
课程负责人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研究课题: 1. 课题名称:陕西省园本研修组织与管理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SGH13369),课题来源: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主持人; 2. 课题名称:《幼儿园管理》教材开发,课题来源:陕西教育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年限:2011年10月-2012年3月,主持人; 3. 课题名称:陕西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来源: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年限:2012年6月-2014年6月,主持人。 学术论文: 1. 题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需求调研》,期刊:《教育探索》,第一作者,2009年9月; 2. 题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问题与策略》,期刊:《陕西教育》,第二作者,2009年10月; 3. 题目:《对我院学前教育学科与专业发展问题的思考》,期刊:《陕西教育学院学报》,独撰,2011年12月。 学术奖励: 奖项名称: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1年度科研成果优秀奖,授予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独撰,2012年6月。 |
|
|
|
|
|
|
|
|
|
|
2.课程团队
课程团队结构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专业技术职务 |
学科专业 |
在本课程中 承担的工作 |
签字 |
王 瑜 |
男 |
196607 |
副教授 |
教育管理学 |
主持人、教学、教研 |
|
贺燕丽 |
女 |
197910 |
副教授 |
教育管理学 |
教学、教研 |
|
刘 洁 |
女 |
198210 |
讲 师 |
公共管理 |
教学、教研 |
|
王 侠 |
女 |
196812 |
中教高级 |
学前教育学 |
教学、教研 |
|
李天欣 |
女 |
198706 |
助 教 |
英语教育 |
教研、翻译资料 |
|
潘炳超 |
男 |
198009 |
讲 师 |
教育技术学 |
教育技术 |
|
刘艳金 |
女 |
197905 |
讲 师 |
教育管理 |
教学、教研 |
|
蔡 军 |
男 |
197809 |
副教授 |
学前教育 |
教研 |
|
课程 团队 整体 素质 及青 年教 师培 养 |
课程团队(含优秀的教育技术骨干和行业背景专家)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课程建设团队共8人,其中行业专家、著名幼儿园园长1名,教育技术专业人员1名,兄弟高校学前教育专家1名,英语教育专业人员1名。 团队成员大都有系统的教育学、管理学、教育管理学、学前教育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其中王瑜、王侠还有多年的办园经验。王侠是西安西缆幼儿园园长、陕西学前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部分教师常年担任幼儿园管理课程。 团队成员年龄横跨60、70、80三个年代,形成了明显的梯队。 团队成员中有4位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2位毕业于西北大学,1位毕业于西安文理学院,1位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学缘结构基本合理;团队成员学历层次较高,贺燕丽、刘洁、李天欣、潘炳超、蔡军、刘艳金均为硕士研究生毕业,王侠博士研究生毕业,而且专业优势互补。 近五年在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采取了以老带新、集体备课、观摩讨论、微格训练、参观交流、课题研究、“下园”实践等方式和方法,青年教师在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等方面均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 |
教学 改革 与研 究 |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1.2013年4月,王瑜带领团队成功申请了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课程建设项目,并积极开展建设工作,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不断改进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2008年王瑜作为学术主持人,参与了省级教改项目“普通高中新课程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研究”,研究报告获得省级教学改革研究一等奖,为陕西省高中新课课程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提出了系统的建议。 3.2011年王瑜参与了院级教改立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研究提出的“6531”实践教学体系,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构建了系统的内容与标准体系。该教改项目已经通过验收,被评为优秀教改项目。 4.2011年由王侠等著的《6S管理在幼儿园的有效转化》一书正式出版,发展了幼儿园管理理论,为6S理论在幼儿园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指导。 5.2011年贺艳丽独著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程》出版,该成果为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等。 6. 2013年贺燕丽成功申请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立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园管理提出的要求及对策研究 (2013KJ023)。该研究将产生《指南》背景下幼儿园管理的新成果。 7. 李天欣在《现代交际:下半月》2013年第12期发表了《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一文,对《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8. 2011年潘炳超成功申请学院科研项目立项:学前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创新思路。本课题已经结题,丰富了幼儿园课程管理的内容。 9. 刘艳金成功申请2014年度西安社科规划基金课题立项:西安市幼儿教师自主能力缺失与回归研究——基于柏格森“生命哲学”的视角(14Y154)。该课题将会丰富学前教师队伍管理的理论。 10.蔡军,西安市社科基金专项课题:西安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生存状态与专业发展研究,关注了转岗教师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丰富了保教队伍管理的理论。 |
3.课程建设
详细介绍课程持续建设和更新情况: 1.课程持续建设情况 建设目标:课程体现教师教育新理念,以生为本,促进师范生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素养的全面提升。课程内容丰富,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形式多样,通过多种媒体为学习者自主学习、观摩观察、实践体验等提供指导与帮助。构建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开放性、实践性、互动性、科学性、先进性、研究性、立体化的学习平台。 团队合作方式:集体备课、合作研究、“下园”蹲点,与幼儿园合作开展横向研究。吸纳优秀的学生参与到精品课程建设中来,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与研究成果。 建设内容: 第一,丰富课程资源。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深入开展行动研究,进一步 提升课程的理论水平,增加课程的实践内容,完善课程的内容体系,不断丰富课程资源;第二,改革教学方式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幼儿园管理问题的研究活动,加强课程见习及实习环节;第三,完善课程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整体管理素质的评价。 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对应关系:在课程中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实践取 向、终身学习的教师教育基本理念。课程建设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自主学习与探究,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点:第一,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第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学习与研究;第三, 实践性资源的原创性等。 项目成果:第一,课程体系基本内容的进一步完善;第二,建设与完善教学单元的教学 设计、评价考核、教材内容等;第三,建立和完善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试题库系统、考试系统等拓展资源。 2.课程更新情况 进度安排:第一,2014年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习题作业、考试方式与标准、试卷、学习指南、文献资料、教学录像。建设与完善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评价考核、教材内容等;第二,2015年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试题库系统、考试系统等拓展资源。第三,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精品资源进行更新、丰富和完善。 组织使用与后期维护:尝试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验活动。开展立体化教学,安排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活动,提高课程资源的使用率。充分发挥团队中教育技术人员和年轻成员的作用,争取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的支持做好精品课程的后期维护工作。 |
4.课程内容
课程的内容、结构、知识点、课时等方面的组织安排: 1.课程内容:课程的内容突出综合性与实践性。将理论问题渗透到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具体工作项目中,突出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的主要工作。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组织与管理、幼儿园管理理论基础、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幼儿园管理体制、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幼儿园安全管理、幼儿园保教工作管理、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园总务工作管理、幼儿园领导工作、幼儿园组织文化管理、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幼儿园工作评价等。 2.课程结构:整个课程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模块:第一,基础理论与管理体制;第二,幼儿园工作管理;第三,队伍建设与组织文化管理;第四,公共关系管理与工作评价。基础理论与管理体制,目的是为学习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内容奠定一些理论基础,了解我国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幼儿园管理体制;幼儿园工作管理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涉及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幼儿园安全管理、幼儿园保教工作管理、幼儿园总务工作管理、幼儿园班级管理;队伍建设与组织文化管理,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幼儿园保教队伍管理、幼儿园领导工作及幼儿园的文化建设;公共关系管理与工作评价,包括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和幼儿园工作评价两部分内容。整个课程的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内部工作到对外公关,系统完备,包含了幼儿园管理的基本内容,反映了前沿的发展。 3.知识点和技能点:在课程的每一章节都提炼出了重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以便于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学习。对每个知识点要求学生在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等多方面把握,而不仅局限于理解和记忆。为了保障每个知识点有效的学习,课程的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中包含有一定的案例、专题讲座、参考资料、素材资源,并配套有相应的复习思考题和实践操作题。拓展资源建有考试系统,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自己进行网上测试。 4.课时安排:本门课程为学前教育本科的专业课,课程安排在第六学期,计划课时为36学时。利用36课时实现高质量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课时的安排上,第一,适当安排课时去幼儿园见习与实习,开展专业设计等实践活动;第二,向课外延伸。安排学生带着问题,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预习、复习、讨论交流、研究探索。 |
5.课程资源
资源特色 |
1. 完整性与整合性。课程建成后,基本资源将较为系统完整,课程教学所需要的基本资源较为完备;课程将管理学与幼儿园管理的理论高度整合于幼儿园管理工作中。 2. 丰富性与原创性。课程资源丰富,将包括大量的案例、专家讲座、素材资源、试题库和考试系统等。而且绝大部分将属于原创资源。 3. 实践性与发展性。资源中将包括较为丰富的案例、一线专家讲座、实践性素材资料、管理工具等,有利于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
基本资源清单 |
1.课程介绍 2.教学大纲 3.教学日历 4.演示文稿 5.考核方式与标准 6.学习指南 7.习题作业 8.参考资料目录等 |
拓展资源清单及建设使用情况 |
拓展资源计划建设“三库两系统”,具体包括: 1.案例库 2.专题讲座库 3.素材资源库 4.试题库系统 5.考试系统 经过多年的幼儿园管理实践和学科教学与研究,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幼儿园管理案例和其他相关的课程资源材料。这些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不断丰富拓展资源的内容。 |
6.课程评价
自我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社会使用评价等: 该课程是一门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是为未来优秀的幼儿园管理者奠基的重要课程。本课程建设目标明确,结构系统完备,具有完整性与整合性,丰富性与原创性,实践性与发展性。课程建设团队整容强大、结构合理。到目前课程已开过六轮,有较为坚实的建设基础。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本课程同时也受到了同行专家、学校、学生的好评。普遍认为资源较为丰富,富有原创性,学生也反映课程教学内容系统完整,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操作性强;在长期的课程建设中建立了较为广泛的社会联系。在课程建设方面注重协同创新。目前,课程建设与全国十几所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有合作关系,该课程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好评。 |
7.学校政策支持
我院是全国少有的独立建制的学前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也是我院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学院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决策。学院2013年教学工作会议,以“推动内涵式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措施,其中对课程建设高度重视。学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把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学院将紧抓高等教育课程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将在精品课程的建设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提供必要的条件予以支持。 |
8.承诺与责任
1.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内容不存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 2.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申报所使用的课程资源知识产权清晰,无侵权使用的情况; 3.学校和课程负责人保证课程资源及申报材料不涉及国家安全和保密的相关规定,可以在网络上公开传播与使用; 课程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9.学校推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