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0501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技能和方法,能够胜任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广泛的人文知识、较高的文学素养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掌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古今汉语和中外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新成就,并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在将新知识引入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富有开创精神。
3.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念和较高的审美能力,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及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
4.掌握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国家教育法规;具有熟练的教师基本技能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课程意识、资源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能独立设计和实施信息技术教学,开展教学研究。
5.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能讲流利的普通话,达到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以上水平;掌握1门外语,达到国家公共英语考试四级水平或其他语种相同水平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获得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具有较强的三笔字书写能力和较高的简笔画绘画水平。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了解汉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7、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国防基本知识,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要求。
三、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四、主要课程
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汉字学、汉语史、中外语言学史、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献史、文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民间文学、比较文学、写作、文艺心理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
五、学位课程
语言学概论 文学概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六、学制
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七、毕业最低学分及要求
最低应修满15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应修满39.5学分;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应修满15.5学分;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应修满44.5学分;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应修满20.5学分;专业任意选修课程应修满8学分;公共选修课程应修满6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应修满16学分。
八、授予学位及要求
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必须符合学院学士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其中,学位课程分数不得低于70分。
九、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汇总表
课程分类 |
公共基础平台 |
学科基础平台 |
专业基础平台 |
专业方向模块 |
专业任选模块 |
公共选修模块 |
独立实践环节 |
合计 |
学时 |
852 |
288 |
828 |
432 |
144 |
108 |
25周 |
2652 |
占总学时% |
32.1 |
10.9 |
31.2 |
16.3 |
5.4 |
4.1 |
— |
100 |
学分数 |
39.5 |
15.5 |
44.5 |
20.5 |
8 |
6 |
16 |
150 |
占总学分% |
26.3 |
10.3 |
29.7 |
13.7 |
5.3 |
4 |
10.7 |
100 |
十、教学计划总表
课程类别 |
课程
编码 |
课程名称 |
总
学
分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
考试学期 |
考核
方式 |
|
|
讲课 |
实验 |
上机 |
实习 |
实
训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
15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
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
公
共
基
础
平
台 |
0311001 |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
3 |
54 |
36 |
|
|
18 |
|
3 |
|
|
|
|
|
|
|
1 |
考试 |
|
0311002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108 |
72 |
|
|
36 |
|
|
|
|
4 |
|
|
|
|
4 |
考试 |
|
0311004 |
马克思
主义原理 |
3 |
54 |
36 |
|
|
18 |
|
|
|
3 |
|
|
|
|
|
3 |
考试 |
|
0311005 |
形势与政策 |
2 |
96 |
96 |
|
|
|
|
1 |
1 |
1 |
1 |
1 |
1 |
|
|
1-6 |
考查 |
|
0311006 |
思想政治理
论课社会实践 |
2 |
安排在假期进行 |
|
0611001 |
大学英语 |
16 |
288 |
288 |
|
|
|
|
4 |
4 |
4 |
4 |
|
|
|
|
1-4 |
考试 |
|
1411001 |
大学体育 |
4 |
144 |
144 |
|
|
|
|
2 |
2 |
2 |
2 |
|
|
|
|
1-4 |
考试 |
|
1111001 |
计算机基础 |
5.5 |
108 |
80 |
|
28 |
|
|
6 |
|
|
|
|
|
|
|
1 |
考试 |
|
小 计 |
39.5 |
852 |
752 |
|
28 |
72 |
|
16 |
7 |
10 |
11 |
1 |
1 |
0 |
0 |
|
|
|
学
科
基
础
平
台 |
0222001 |
★语言学概论 |
4 |
72 |
72 |
|
|
|
|
|
|
|
|
4 |
|
|
|
5 |
考试 |
|
0222002 |
现代汉语 |
3.5 |
72 |
54 |
|
|
|
18 |
4 |
|
|
|
|
|
|
|
1 |
考试 |
|
0222003 |
★文学概论 |
4 |
72 |
72 |
|
|
|
|
|
|
4 |
|
|
|
|
|
3 |
考试 |
|
0221001 |
中国文化概论 |
2 |
36 |
36 |
|
|
|
|
|
|
|
2 |
|
|
|
|
4 |
考查 |
|
0221002 |
自然科学基础 |
2 |
36 |
36 |
|
|
|
|
|
2 |
|
|
|
|
|
|
2 |
考查 |
|
小 计 |
15.5 |
288 |
270 |
|
|
|
18 |
4 |
2 |
4 |
2 |
4 |
0 |
0 |
0 |
|
|
|
专
业
基
础
平
台
|
0241001 |
古代汉语 |
4 |
72 |
72 |
|
|
|
|
|
4 |
|
|
|
|
|
|
2 |
考试 |
|
0241002 |
中国汉字学 |
2 |
36 |
36 |
|
|
|
|
|
|
2 |
|
|
|
|
|
3 |
考查 |
|
0241003 |
汉语史 |
2 |
36 |
36 |
|
|
|
|
|
|
|
|
2 |
|
|
|
5 |
考查 |
|
0241004 |
中外语言学史 |
2 |
36 |
36 |
|
|
|
|
|
|
|
|
|
|
2 |
|
7 |
考查 |
|
0241005 |
语言文字
信息处理 |
1.5 |
36 |
18 |
|
|
|
18 |
|
|
|
|
|
|
2 |
|
7 |
考查 |
|
0241006 |
中国古代
文献史 |
1.5 |
36 |
18 |
|
|
|
18 |
|
|
|
|
2 |
|
|
|
5 |
考查 |
|
0241007 |
马克思主义文论 |
2 |
36 |
36 |
|
|
|
|
|
|
|
|
2 |
|
|
|
5 |
考试 |
|
0241008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5 |
90 |
90 |
|
|
|
|
|
3 |
2 |
|
|
|
|
|
2 |
考试 |
|
0241009 |
中国现当代
文学作品选 |
3 |
54 |
54 |
|
|
|
|
|
|
3 |
|
|
|
|
|
3 |
考试 |
|
0241010 |
中国古代
文学史 |
6 |
108 |
108 |
|
|
|
|
|
2 |
2 |
2 |
|
|
|
|
4 |
考试 |
|
0241011 |
中国古代文
学作品选 |
3 |
54 |
54 |
|
|
|
|
|
1 |
1 |
1 |
|
|
|
|
3 |
考试 |
|
0241012 |
民间文学 |
2 |
36 |
36 |
|
|
|
|
|
|
|
|
|
2 |
|
|
6 |
考查 |
|
0241013 |
比较文学 |
3 |
54 |
54 |
|
|
|
|
|
|
|
3 |
|
|
|
|
4 |
考试 |
|
0241014 |
写作 |
2.5 |
54 |
36 |
|
|
|
18 |
|
3 |
|
|
|
|
|
|
2 |
考试 |
|
0241015 |
文艺心理学 |
2 |
36 |
36 |
|
|
|
|
|
|
|
2 |
|
|
|
|
4 |
考查 |
|
0241016 |
中国文学
批评史 |
3 |
54 |
54 |
|
|
|
|
|
|
|
|
|
3 |
|
|
6 |
考试 |
|
小 计 |
44.5 |
828 |
774 |
|
|
|
54 |
|
13 |
10 |
8 |
6 |
5 |
4 |
|
|
|
|
教
师
教
育
方
向
必
修
模
块 |
0131001 |
●教育学 |
3 |
54 |
54 |
|
|
|
|
|
|
|
|
3 |
|
|
|
5 |
考试 |
|
0131002 |
●教育心理学 |
3 |
54 |
54 |
|
|
|
|
|
|
|
|
|
3 |
|
|
6 |
考试 |
|
0131003 |
●教师职业道德 |
2 |
36 |
36 |
|
|
|
|
|
|
|
|
|
2 |
|
|
6 |
考试 |
|
0231001 |
●普通话口语训练 |
2 |
54 |
18 |
|
|
|
36 |
|
|
|
|
3 |
|
|
|
5 |
考试 |
|
1331001 |
书法 |
1.5 |
36 |
18 |
|
|
|
18 |
2 |
|
|
|
|
|
|
|
1 |
考查 |
|
0231002 |
教育技术学 |
1.5 |
36 |
18 |
|
|
|
18 |
|
|
|
|
|
|
2 |
|
7 |
考试 |
|
0231003 |
★ 语文课程
与教学论 |
3 |
72 |
36 |
|
|
|
36 |
|
|
|
|
|
4 |
|
|
6 |
考试 |
|
0231004 |
语文新课标解读 |
1 |
18 |
18 |
|
|
|
|
|
|
|
|
1 |
|
|
|
5 |
考查 |
|
0231005 |
语文教育评价 |
1.5 |
36 |
18 |
|
|
|
18 |
|
|
|
|
2 |
|
|
|
5 |
考查 |
|
0242001 |
中学语文经
典课文精读 |
2 |
36 |
36 |
|
|
|
|
|
|
|
|
|
|
2 |
|
7 |
考查 |
|
小 计 |
20.5 |
432 |
306 |
|
|
|
126 |
2 |
0 |
0 |
0 |
9 |
9 |
4 |
0 |
|
|
|
教
师
教
育
与
专
业
选
修
模
块
|
0132001 |
●教育政策
与法规 |
2 |
36 |
36 |
|
|
|
|
|
|
|
|
|
|
2 |
|
7 |
考试 |
|
0132002 |
教育研究方法
与论文写作 |
1.5 |
36 |
18 |
|
|
|
18 |
|
|
|
|
|
|
2 |
|
7 |
考查 |
|
0243001 |
中外语文
教育比较 |
2 |
36 |
36 |
|
|
|
|
|
|
|
|
|
|
|
2 |
8 |
考查 |
|
0243002 |
语文课程的
理念与创新 |
2 |
36 |
36 |
|
|
|
|
|
|
|
|
|
|
2 |
|
7 |
考查 |
|
0132005 |
教育社会学 |
2 |
36 |
36 |
|
|
|
|
|
|
|
|
|
|
|
2 |
8 |
考查 |
|
0132006 |
青少年心理发展 |
2 |
36 |
36 |
|
|
|
|
|
|
|
|
|
|
|
2 |
8 |
考查 |
|
0243003 |
多媒体课件制作 |
1.5 |
36 |
18 |
|
|
|
18 |
|
|
|
|
|
|
|
2 |
8 |
考查 |
|
0243004 |
语文教学设计
与教学训练 |
|
36 |
18 |
|
|
|
18 |
|
|
|
|
|
|
2 |
|
7 |
考查 |
|
0132009 |
班级管理 |
1.5 |
36 |
18 |
|
|
|
18 |
|
|
|
|
|
|
2 |
|
7 |
考查 |
|
0132010 |
教育测量与统计 |
1.5 |
36 |
18 |
|
|
|
18 |
|
|
|
|
|
|
|
2 |
8 |
考查 |
|
0243005 |
现代汉语语法
修辞专题 |
1 |
18 |
18 |
|
|
|
|
|
|
|
|
|
|
|
1 |
8 |
考查 |
|
0243006 |
中国古代名
家名作赏析 |
1 |
18 |
18 |
|
|
|
|
|
|
|
|
|
|
|
1 |
8 |
考查 |
|
教
师
教
育
与
专
业
选
修
模
块
|
0243007 |
中国现代名
家名作赏析 |
1 |
18 |
18 |
|
|
|
|
|
|
|
|
|
|
|
1 |
8 |
考查 |
|
0243008 |
外国名家
名作赏析 |
1 |
18 |
18 |
|
|
|
|
|
|
|
|
|
|
|
1 |
8 |
考查 |
|
0243009 |
陕西当代
作家研究 |
1 |
18 |
18 |
|
|
|
|
|
|
|
|
|
|
|
1 |
8 |
考查 |
|
243010 |
形式逻辑 |
1 |
18 |
18 |
|
|
|
|
|
|
|
|
|
|
|
1 |
8 |
考查 |
|
0243011 |
中国通史 |
1 |
18 |
18 |
|
|
|
|
1 |
|
|
|
|
|
|
|
1 |
考查 |
|
0243012 |
中国哲学史 |
1 |
18 |
18 |
|
|
|
|
|
|
|
|
|
|
1 |
|
7 |
考查 |
|
0243013 |
后现代主义
文学思潮 |
1 |
18 |
18 |
|
|
|
|
|
|
|
|
|
|
1 |
|
7 |
考查 |
|
0243014 |
美学 |
1 |
18 |
18 |
|
|
|
|
|
|
|
|
|
|
1 |
|
7 |
考查 |
|
0243015 |
西方文化概论 |
1 |
18 |
18 |
|
|
|
|
|
|
|
|
|
|
1 |
|
7 |
考查 |
|
0243016 |
影视文学 |
1 |
18 |
18 |
|
|
|
|
|
|
|
|
|
|
1 |
|
7 |
考查 |
|
小 计 |
8 |
144 |
|
|
|
|
|
|
|
|
|
|
|
|
|
|
|
|
注:此模块含教师教育选修课程和专业任意选修课程,以上所列10门教师教育选修课程须至少修够6学分,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为必选。 |
|
公
共
选
修
模
块 |
注:学生至少选修3个系列6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文科类学生必须选修2学分自然科学类课程和2学分艺术类课程。详见陕西教育学院普通本科专业公共选修课一览表。 |
|
总计 |
150 |
2652 |
|
|
|
|
|
|
22 |
24 |
|
20 |
15 |
8 |
0 |
|
|
|
说明: 1. 总学分:150学分。
2. 总教学学时:2652学时。
3. 加★号者为学位课程,加●号者为教师资格类课程。
4. 因“教育见习”学分已分配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普通话口语训练”两门课中,故“教
师教育方向模块”的学分小计中不包含“教育见习”1学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一、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周数 |
各学期学时安排(周或天数)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第四学年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0250001 |
军事训练 |
1 |
2 |
2 |
|
|
|
|
|
|
|
0250002 |
教育见习(学分已分配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普通话口语训练”两门课中) |
1 |
2 |
|
|
|
|
1 |
1 |
|
|
0250003 |
教育实习 |
4 |
8 |
|
|
|
|
|
|
8 |
|
0250004 |
专业实践与
社会调查 |
2 |
|
假期进行 |
0250005 |
学年论文 |
2 |
|
2、3学年 |
0250006 |
大学生就业
与创业指导 |
1 |
1 |
|
|
|
|
|
|
|
1 |
0250007 |
毕业论文 |
6 |
12 |
|
|
|
|
|
|
|
12 |
合 计 |
16 |
25 |
2 |
|
|
|
1 |
1 |
8 |
13 |
十二、专业周程表
周次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假期 |
一 |
V |
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
会
实
践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上表中符号分别代表:1.V军训 2.♁入学教育 3.→理论教学及教学实践 4.:考试 5./ 教育见习 6. △毕业论文 7.□教育实习 8.+ 毕业分配
十三、有关说明
培养方案特点:
1.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形式。“平台”由学科的共同知识的课程组成,其中必修课设置三个平台,即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从而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育人思想。“模块”主要实现专业方向人才分流培养,体现人才培养的专业特征和个性要求。
2.突出师范性特点,通过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三个系列的课程设置,实现教师教育的专业化。
3.通过任选课与公选课的设置,体现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满足当前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实践实训教学: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了实践实训等教学环节,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普通话口语训练、语文教育技术类课程中,专门安排了一定的实训课时,并在第七学期进行为期8周的教育实习,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十四、主要课程简介
1.语言学概论
课程编码 0222001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学 分 4
总学时 72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通过向学生传授普通语言学方面的系统知识,为本专业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学生日后从事语文教学和语言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教 材《语言学纲要》,叶裴声、徐通锵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现代汉语
课程编码 0222002
英文名称 Modern Chinese
学 分 3.5
总学时 72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系统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以及将来从事语言文字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教 材《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 古代汉语
课程编码 0241001
英文名称 Ancient Chinese
学 分 4
总学时 72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古汉语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增强运用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以后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奠定基础。
教 材《古代汉语》(修订本),郭锡良主编,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中国汉字学
课程编码 0241002
英文名称 Chinese Character Studies
学 分 2
总学时 36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传统小学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汉字学知识全面系统的教授,提高学生阅读古籍和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能力,进而研究古代文化,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为学生从事语文教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教 材《汉字学》,刘志成主编,天地出版社,2004年版。
5.汉语史
课程编码 0241003
英文名称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学 分 2
总学时 36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汉语在各个历史时期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勾勒汉语发展变化的轨迹和脉络,归结发展变化特点,揭示汉语发展变化的内部规律,为今后学习中外语言学史、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提供必要的语言史理论知识。
教 材《汉语史稿》(第二版),王力著,中华书局,2006版。
6.中外语言学史
课程编码 0241004
英文名称 History of Foreign and Chinese Linguistics
学 分 2
总学时 36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介绍我国语言学在历史重要时期的主要学者、重要著作及其研究内容,同时也介绍西方各个语言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和著作,从而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学理论的能力,在借鉴外国语言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更好地指导语言学习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 材《中外语言学史的对比与研究》,俞允海、潘国英著,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7. 语言文字信息处理
课程编码 0241005
英文名称 Languag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学 分 1.5
总学时 36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系统介绍中文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信息处理工作打好基础。
教 材《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盛玉麒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编码 0221001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
学 分 2
总学时 36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系统地介绍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主要类型、理论要义及精神品质,力求用现代眼光观照传统文化,探求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之路,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语言文字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教 材《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中国古代文献史
课程编码 0241006
英文名称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学 分 1.5
总学时 36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它以古典文献为研究对象,同时研究古典文献整理的内容与方法、文献史等。培养本科生阅读、掌握和运用古代文献典籍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能够顺畅地寻找到搜寻学习材料的门径,能够正确地运用典籍材料进行分析、批判,去伪存真,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文献功底和基础。
教 材《中国古典文献学》,吴枫著,齐鲁书社,2005年版。
10.文学概论
课程编码 0222003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学 分 4
总学时 72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讲授文学概论的基础知识,文学现象的基本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文学理论阅读、鉴赏和分析、评价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能力,为其从事语文教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教 材《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1. 马克思主义文论
课程编码 0241007
英文名称 Literary Theory Marxism-Leninism
学 分 2
总学时 36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重点讲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思想;列宁的文艺思想;毛泽东、邓平的文艺思想。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历史的发展过程和思想体系,为以后从事教育及其他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教 材《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修订本),陆贵山、周忠厚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课程编码 0241008
英文名称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学 分 5
总学时 90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为基本线索,比较全面地展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面貌和演进规律,对于奠定学生的专业基础,从事语文教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教 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朱栋霖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3.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课程编码 0241009
英文名称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Works Reading
学 分 3
总学时 54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五四至当前中国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归纳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使学生能运用文学基础理论知识,鉴赏现当代文学各类文学作品,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及相关活动奠定基础。
教 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4卷),朱栋霖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4. 中国古代文学史
课程编码 0241010
英文名称 History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学 分 6
总学时 108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讲述中国文学自先秦两汉至近代(五·四之前)的发展历史,各时期重大文学现象及基本文学知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提高阅读、分析、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为将来进一步从事教育、文化、科研等工作打下基础。
教 材 《中国文学史》(第二版),袁行霈主编,高教出版社,2005年版。
15.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课程编码 0241011
英文名称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Works Reading
学 分 3
总学时 54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对中国古代各个时期文学作品的介绍,分析作品所折射出的人类审美意识的流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鉴赏能力。以适应今后从事的教学和其他工作。
教 材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6. 民间文学
课程编码 0241012
英文名称 Folk Literature
学 分 2
总学时 36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系统讲授民间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各类民间文学体裁及其基本内容、各民族民间文学发展的历程及其相互间的影响,以及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等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 材 《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陈建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 比较文学
课程编码 0241013
英文名称 Comparative Literature
学 分 3
总学时 54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世界文学为背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重新认识本民族文学,更好地了解外民族文学,探求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为以后从事语文教育工作,发展民族文学奠定理论基础。
教 材《比较文学概论》(修订本),陈惇、刘象愚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 写作
课程编码 0241014
英文名称 Writing
学 分 2.5
总学时 54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和文章写作能力的基础课程,它系统地讲授写作理论,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实际写作水平,为他们从事语文教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教 材 《写作学教程》,段轩如、杨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 文艺心理学
课程编码 0241015
英文名称 Literary Psychology
学 分 2
总学时 36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欣赏者的感受、理解艺术作品等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性的心理学分支;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文学艺术研究的重要角度,而且为更深入研究文学艺术现象的奥秘提供一种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教 材 《文艺心理学》,朱光潜,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0.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课程编码 02410016
英文名称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Criticism
学 分 3
总学时 54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现代哲学、审美学、心理学、语言学和文学理论为理论资源,历时性地探讨中国本土文学理论范畴、文学观念及文学批评活动发展演进的历史。通过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文学理论和文学史,为文学批评活动的展开提供现实范例。
教 材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下),王运熙、顾易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 第二册),郭绍虞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版。
21.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编码 0231003
英文名称 Chinese Course and Teaching Theory
学 分 3
总学时 72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的一门主干课程。它综合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语文教学法等原理,研究中学语文教育的特点及规律,使学生能够根据语文教学规律,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形成语文教学能力,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思想,为今后从事语文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教 材 《语文课程和教学论》(第二版)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22. 自然科学基础
课程编码:0221002
英文名称:The Natural Science Basis
学分 2
总学时 36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它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帮助学生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教 材 《自然科学概论》,文祯中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